100%

中医瑰宝苑

脉诀阐微(修订版)

清·陈士铎

 

--------------------------------------------------------------------------------

鬼真君脉诀序

《脉诀》自王叔和传后,世鲜其人,谁知叔和止注脉经,误传有《脉诀》也。叔和既无《脉诀》,何传诀而不传经?以《脉经》之多不及《脉诀》之约也。然《脉诀》始于高阳生,非叔和原文也。铎遇云中逸老于燕市,传法之备,而不传《脉经》者,以《素问》《灵枢》二书言脉之多也。虽然,于多之中而求其约,安在必求脉于《灵》、《素》哉?鬼真君名臾区,云中逸老弟子也。貌甚奇,面长尺有一寸,发短而鬈,深目身高,耳垂下且大,非凡近士也。且歧天师备传方法,何不传脉于铎。因授是书,皆切脉法也。夫真君为天师之徒,天师传道之备,胡真君传脉之约乎?盖病分脏腑,若脉则传脏而不及腑,宁脉与病异哉?不知病必兼脏,而脉不可兼脏也。《灵》、《素》二书,有时合而言之,何今传《脉诀》独与病殊乎?以脏病而腑亦病,腑病而脏亦病,故治脏而腑在其中,切脏而腑亦在其内,又何必合言之。所以单言脏而不及腑也。真君之传,虽出于天师,亦真君之独见也。传止五篇,其言约矣。然皆言脏之文,治脏不可通之治腑哉?

山阴陈士铎敬之甫别号远公题于文笔峰之小琅琊

第一篇

脉理甚微,原非一言可尽,人病多变,又岂一脉能包。论其阴阳,别其生死,察其脏腑,观其症候,既上中下之宜分,必寸关尺之自定。左寸心,左关肝,火木宁无至性;右寸肺,右关脾,土金本有深情。唯两尺为肾,水火实难分配,中间是命,左右还可同观。三焦别上中下以相诊,余经合寸关尺而共视。盖部位乌容倒置,辨贵分明,而表里何必细分,不宜拘执。虽按指以三部为法,数息便悟断经,顾看脉以五脏为主,知脏即通治腑。察四时之节气,春夏异于秋冬;审一日之晷时,寅卯殊于申酉。大约逢克则凶,逢生可救,我生则缓,我克难医。因五行而推断,举一隅而可知。弦似乎紧,涩似乎微,浮与芤相反,沉与伏宁殊。洪同实状,弱带濡形,辨之既清,病将安遁。故急则为痛,弦则为风,紧则为邪,缓则为虚,微则为冷,数则为热,滑则痰多,涩则郁塞,洪为火旺,大为血干,沉为阴寒,迟为困乏,小者气衰,细者血涸,浮者气升,伏者脉结,芤多失血,实多壅气,弱者阴亏,濡是湿犯,长是正气之和,短是邪气之克,代为正气之衰,革为正气之脱,结为邪气之搏,促为正气之耗,动有变动之机,静有安宁之喜。毛主火之将旺,石乃水之极沉,耎是力薄,坚乃邪深,钩为气血之和,躁为气血之燥,搏击指而有太过之虞,散去指而无可留之状。脉嫌其绝脉,脉贵其平。既知各脉之异同,可断诸症之常变。然而诊脉必须得时,要在日之平旦。按指原无异法,贵取气之甚清,自然虚实易明,盛衰易辨矣。

陈士铎曰:脉理之不明也,久矣。以致看病不真,用药寡效,是脉之精微不可不讲也。然而精微出于浅近,过求乎窈杳,反致失之。此鬼真君脉诀之妙,妙在浅近,使人人易知而深入也。

又曰:脉有阴阳之不同,王叔和分七表八里,似乎切脉之分明,不知无一脉无阴阳,非浮为阳而沉为阴,迟为阴而数为阳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于中消息,全在临症明察之,心可意会,非笔墨能绘画耳。

又曰:十二经各有脉,分十二经看之,自然玄妙入神。然而过求其精,反失其约。盖五脏之脉,能统摄七腑,腑病治脏,脏安而腑自安。故脉诀止消言脏,而不必言腑也。

又曰:切脉以呼吸为准。一呼脉二动,一吸脉二动,为平人无病之脉,有余不足皆病也。世人切脉,多以三指齐按于寸关尺以候各脉,焉得备观其阴阳虚实邪正之分哉。必须先以一指观其左寸,后及左关,又及左尺,然后又及右寸,又及右关,又及右尺,逐步分别,再以三指准之,则何异何同,始了然于胸中。见浮言其风,见沉言其积,见迟言其痛,见数言其热,自能阴阳莫逃,邪正有别,虚实不淆矣。

又曰:春夏秋冬长夏各有定脉,《内经》已详言之。春主弦,夏主钩(钩即微洪之意),秋主毛,冬主石,长夏主软弱,太过不及均是病征,尤不可见者,克我之脉。如春宜弦而见毛,夏宜钩而见石,及至秋冬未有不病者,余可类推。

又曰:脉随血而行,而血随时而运。病脉行至克我之脉,则病必重,行至生我之脉,则病必轻。盖金脉逢金时必旺,木脉逢金时必衰,故木病值寅卯则当其令,逢申酉则失其时。观寅卯申酉之旺衰,即知金木病情症候矣。即一木而可通之火土水金,即寅卯申酉而可通之子午亥辰戌丑未也。

又曰:脏腑之病虽各不同,要不外五行之生克,逢生则病易愈也,逢克则病难痊也,我生则泻我之气,我克则劳我之神,脏腑为战争之地,胸腹为角斗之场,敌虽扫除,而斩杀甚多,伤损必过,调停于生克之间,和解于败亡之内,仍于金木水火土而善用也。

又曰:脉有相似而实不相同者,尤宜分辨。盖脉似相同而病实各异,一经错认,死生反掌,可不慎欤。

又曰:脉之秘诀,大约三十八字尽之。而每字实有秘要,非一言可尽也,既非一言可尽,而鬼真君何以每一字皆用一言以诏示天下,岂脉诀贵少而不贵多乎?不知诀不必太多,而论诀正不可太少也。

又曰:急则为痛,言见急脉即为痛病也。急似乎数而未至于数也,急似乎紧而未至于紧也,有不可缓之状,乃气与火相斗,邪与正相争也。

又曰:弦则为风,弦乃春天之正脉,春天见弦脉,正风木之得令,非病也,苟见于夏秋冬季,则弦为风矣。

又曰:紧则为邪,邪者,亦风之类,但风邪感之甚骤,则脉必现紧耳。

又曰:缓则为虚,虚者,重按之不能鼓指也,鼓指亦非太劲之谓,言其不能微微鼓指耳,最宜活看。

又曰:微则为冷,冷者寒也,不论何部,见微多是寒症。

又曰:数则为热,热乃火病,火性炎上,其性最速,故数脉作热论也。但数不同,有阴数阳数之异,有初数久数之分,然而热则一也。

又曰:滑则痰多,天下至滑者,无过于水,痰亦水也,水多则痰,生痰多则滑宜见也。然而水病不一,滑脉不常,何故单以痰多属滑也?不知水未结痰,其体静,水既结痰,其体动也,动极则滑极,脉见滑矣,非痰多而何。

又曰:涩则郁塞,涩脉乃往来不甚舒畅也。此阴阳不合,气血不达,外感于风寒,内阻于忧郁,抑塞而不通也,郁而未发之状,六部见此象,具能成病,尤于肝经不宜。一见涩脉,即以解郁通塞之药急治之,随手奏功也。

又曰:洪为火旺,洪者来大而去数也。洪与大有分,按指若大久之而不见其大,止见其数,重按之不见其数,而仍见大者为洪也。夏见此脉为宜,否则皆火旺之极也。

又曰:大为血干,大者重按而仍洪也。火之有余,乃血之不足,血不能制火,乃见大脉。在夏天则犹非大忌,然见大脉即宜补血滋阴,以水伏火之为得耳。

又曰:沉为阴寒,沉者至深之象。深则未有不阴,阴则未有不寒者也,入石洞而阴寒逼人者,正以其深沉耳。

又曰:迟为困乏,迟者言俟之而不能深进也,行百里者半九十,非迟之谓乎。是其力乏神困,欲进而不能,非可进而不肯进也。

又曰:小者气衰,小脉言气之小而不能大也,气之不充故耳。

又曰:细脉言脉之细而不能粗也,江河细流,正水之缩也,人身之血少,自然脉细矣。

又曰:浮脉按指即得,气举而升之也。

又曰:伏脉按指始终不可得,或隐隐约约,或有或无者也。是邪气搏结正气而不能出也,用药出之者生,然出之骤,亦非佳兆。

又曰:芤脉中空如无也,血失则内无血养,安得不中空乎。

又曰:实脉不独按指有力,且有不可止抑之状,非正气之有余,乃邪气之有余也,邪气有余,自然壅塞正气矣。

又曰:弱脉不能强旺之状,阴虚而不敢与阳气相争也。

又曰:濡脉言其濡滞也,湿则沾濡,非欤。

又曰:长脉之现正气之和也,有胃气则脉自修长,有从容和缓之象。

又曰:短脉者,欲长而不能,欲速而不达,因邪气之克犯正气,正负邪胜也。

又曰:代脉之现,正气之衰,不得不止以息其气也,有痰气壅膈不散,亦现代脉者,然正气不衰,痰安能作祟,使脉中止而不还乎。

又曰:革脉,脉来浑浑而浊乱击指者是,盖正气之欲脱也。

又曰:结脉其来则缓,而时有现止,是力不能不止也。明是正气甚衰,不敢与邪相斗,邪气搏结于一身耳。

又曰:促脉急遽之状,气耗而势难宽舒也。

又曰:动脉有不能安静之势,动极生变也。

又曰:静脉与动脉相反,不动则不变,自有宁静之福矣。

又曰:毛脉言如羽毛之拂体,乃有余之象,火将浮而又息之状。夏秋间之正脉也,在夏则生气之旺也,在秋则旺气之衰也,在他时则热气之盛也,宜于活看。

又曰:石脉乃沉脉之至,藏之极也,冬时正脉,余时见之为寒冷矣。

又曰:耎脉不能刚健之状,明是力之不胜耳。

又曰:坚脉至硬之状,邪气深入,劳不可破也。

又曰:钩脉洪而不大之象,如钩之有留也,乃胃脉和平,火不盛而司其令,夏日见之尤为平脉也。

又曰:躁脉似动而非动,似数而非数,似促而非促,似急而非急,若有干枯烦扰之状。

又曰:搏脉者,击指之谓也,各脉皆能击指,皆属太过。

又曰:散脉者,即解索之兆,乃欲留而不能留,欲存而不能存也。

又曰:绝脉者,言脉之将断而未断,可续而不续也,死亡之时,必现此脉。

又曰:平脉者,言各脉得其平也,如浮不甚浮,沉不甚沉,迟不甚迟,数不甚数耳,人现平脉,多系胃气之全也,胃气无伤,又宁有疾病哉,此脉之所以贵得其平耳。

又曰:鬼真君脉诀,止得三十八字,然而人之疾病,已尽括于其内,要在辨其异中之同,与同中之异,则因常可以通变,遇变可以用常,随时随地随症随人无不可以起死回生矣,又何必拘拘于日之平旦,乘人之清气诊病哉。

又曰:五脏七腑各有脉,俱在寸关尺观之,内经分三部之内外前后上下以细察其部位,何其详也。而鬼真君独重五脏,将七腑略而不言,止将三焦命门以示世,又皆不专属之肾,何其略也?不知脏可以包腑,而腑不可以包脏,论府太详,必至反遗夫脏矣。不若专言五脏,治脏而治府在其中矣,三焦乃府之一,何独举而言之?因世错认三焦在于肾中,故特指明也。命门为十二经之主,世人不知,而以右尺观之,恐失命门之义,故鬼真君辨明之也。

又曰:或曰王叔和脉诀,因遗落心包,遂至传疑千载,今鬼真君之诀,将七府全然不讲,不更滋甚乎?然而切脉止可切五脏也。七腑部位,内经虽分,似乎有一定之理,而究难别脏府之异。不若单切五脏,论其五行之生克,病情反无可遁也。此鬼真君不言七腑,真是至捷之法,亦是至玄之机,幸勿作王叔和遗落心包一例而并讥之也。

又曰:脉贵知微,然而得其微又甚难,暗中摸索而欲使脏府之疾病了然于手指之间,易乎,不易乎?虽然切脉必须问症,症是府病,即以脏之脉合之,脏之脉不病,即是府病也,治府而病可愈。症是脏病亦以脏之脉合之,脏之脉病,是非府病也,治脏而病亦愈矣。苟知此法,又何微之不可得哉。

又曰:凡人之脉,多不相同,不可以此人之脉,概论诸彼人也。看人之脉,当取其左右两手之脉一一而消息之,辨其何部独异,乃断何经之病,庶几得之。

又曰:看脉须看有神无神,实是秘诀。而有神无神何以别之,无论浮沉迟数滑涩大小之各脉,按指下若有条理,先后秩序不乱者,此有神之至也。若按指充然有力者,有神之次也。其余按指而微微鼓动者,亦谓有神。倘按指而散乱者,或有或无者,或来有力而去无力者,或轻按有力,重按绝无者,或时而续时而断者,或欲续而不能,或欲接而不得,或沉细之中倏有依稀之状,或洪大之内忽有飘渺之形,皆是无神之脉。脉至无神,即为可畏,当用大补之剂救之,倘因循等待,必变为死脉,而后救之晚矣。

又曰:人有天生细微之脉,不可动曰虚弱,当统六部同观之。倘一脉独旺,一脉独急,余脉皆现细微,此非虚弱之脉也,旺乃火盛,而急乃邪侵也,以此消息,断然不差。

又曰:切脉贵先调息,吾息调而后可以察病人之息。盖病人之息,呼吸不到,未有能调者也。倘医者之息不平,又何以知病人之息哉。盖学医者平日学导引之法,则呼吸之间无太过不及,自然下指之时,息数可以分别,可以察病人之脉也。

又曰:看脉必须看症,盖症所以印证夫脉也。夫人之脉不同,有天生阴脉,不现于皮毛之内,又将何处看脉。故必观其症候之若何,而症候正难辨也。或看其起居之静躁,静为阴而躁为阳也;看其饮食之寒热,喜寒为热喜热为寒也;问其大小便之燥湿短长,燥短而实,而湿长为虚也;辨其口舌之黄白峭滑,黄峭为邪盛,而白滑为正衰也。是观症所以济切脉之穷,而切脉所以辅观症之妙耳。

--------------------------------------------------------------------------------

第二篇

鬼真君曰:人身之病,变迁原非一致,人身之脉,纷纭必有殊形。故六部之中,每显各异之状,一经之内,常呈兼见之端。浮而弦,浮而数,多无定象,沉而细,沉而迟,不少同观,必须统论其精微,始可独断其真伪。故浮而兼滑也,必是风痰之盛;浮而兼大也,绝无气血之邪;浮而兼迟也,虚风之害;浮而兼濡也,湿气之侵;浮而兼细也,血随气而上升;浮而兼洪也,火得气而更旺;浮而兼芤,定为血泛之虞;浮而兼紧,决至邪重之苦;浮而兼急,必疼痛于上焦;浮而兼弱,必萎靡于下部;浮而兼长,气虽升而不伤其正;浮而兼短,气欲结而难散其邪;浮而兼结,邪搏于经络之间;浮而兼革,正脱于脏府之内;浮而兼代,邪居于胸膈之处;浮而兼促,正伤于营卫之中;浮而兼动,气有变迁;浮而兼静,气将宁息;浮而兼毛,气得火而上腾于头目;浮而兼躁,火因气而上炎于咽喉;浮而兼钩,气升之和;浮而兼搏,气浮之极;浮而兼耎,气虚之甚;浮而兼散,气不可收;浮而兼平,气乃无病。

沉而兼迟也,寒虚之至;沉而兼涩也,郁滞之深;沉而兼滑也,寒痰之不舒;沉而兼小也,冷气之难发;沉而兼实也,气得寒而不扬;沉而兼微也,精因冷而欲脱;沉而兼细也,血逢阴凝之象;沉而兼紧也,邪乘寒冷之征;沉而兼急,小腹有寒邪之痛;沉而兼濡,两足多水胀之侵;沉而兼长,气陷而正尚未伤;沉而兼短,精冷而邪将不涣;沉而兼结,邪搏于至阴;沉而兼革,正脱于髓海;沉而兼代,命门将绝而可危;沉而兼促,元阳欲脱而可畏;沉而兼静,阳寒能守;沉而兼石,阴固不迁;沉而兼耎,腹冷而有痛楚之苦;沉而兼散,精寒有涸绝之危。

更有濡迟兼见,无非湿犯乎虚;濡滑同来,尤是痰成乎水;濡中兼大,湿因血耗以相侵;濡中兼小,水乘气衰以相犯;濡而兼弦,风水之患深;濡而兼芤,痰血之症急;濡而兼长,水湿易散;濡而兼革,水湿难消;濡而兼动,水有泛滥之盛;濡而兼静,水有浸润之微;濡而兼耎,水邪乘虚而相生;濡而兼散,正气随湿而欲脱。

迟而兼涩,郁中以成弱;迟而兼滑,湿内以招虚;迟而兼大,气血皆居干燥;迟而兼小,精神必至伶仃;迟而兼微,虚寒之气;迟而兼细,匮乏之身;迟而兼弦,内伤之风;迟而兼芤,内伤之血;迟而兼长,病不足畏;迟而兼短,症实可愁;迟而兼代,必至损伤脾胃;迟而兼革,定然涣散精华;迟而兼石,气寒将侵于骨;迟而兼耎,血衰少养乎心;迟而兼散,寒极而气飞;迟而兼静,阴微而精固。

数而兼滑,亢炎之痰;数而兼大,沸腾之火;数而兼实,气壅于热;数而兼弦,火助乎风;数而兼洪,热有燎原之盛;数而兼紧,邪有风火之传;数而兼芤,吐血何狂;数而兼代,丧躯必速;数而兼革,走阳可许;数而兼促,消正堪忧;数而兼动,恐有发狂之变;数而兼毛,定有消渴之成;数而兼搏,火刑金而喉舌无津;数而兼躁,火烧心而脾胃生焰。

涩中兼小,气血亏而郁志莫伸;涩中兼实,气血壅而思想难遂;涩中兼微,气寒而滞;涩中兼细,血少而愁;涩中兼洪,郁怒不解;涩中兼急郁痛安禁;涩中兼结,邪搏于两胁之间;涩中兼促,正亏于半表之际;涩中兼革,气欲脱于肾肝;涩中兼代,气将绝于脾胃;涩中兼石,寒郁不宣;涩中兼坚,风郁难出;涩中兼搏,郁甚莫解;涩中兼静,郁急安移。

滑而兼大,痰借血以为灾;滑而兼小,痰借气而作祟;滑而兼实,气塞于痰中;滑而兼微,痰冷于胸次;滑而兼细,痰旺而血枯;滑而兼弦,水盛而风急;滑而兼洪,湿热成党;滑而兼芤,痰血为病;滑而兼紧,邪得湿以助威;滑而兼急,邪乘湿而增痛;滑而兼濡,湿盛恐邪气之增胀;滑而兼革,水多防正气之难收;滑而兼动,水畜致肠腹之鸣;滑而兼毛,火沸召痰涎之吐;滑而兼耎,湿痰积而不消;滑而兼坚,湿邪留而不散;滑而兼搏,痰有倾盆之呕;滑而兼散,水如走石之崩。

余脉俱可类推,各经正当细晰。总以脾胃之气为要,更以平缓之脉为先,倘下指之时,均有宁静之致,庶几药饵之用,可许健康之祥矣。

陈士铎曰:凡人之病,变迁不常,而脉亦因病殊形,必非一状。大约一经之中,必现二脉以相兼也,合二脉以论症,而症始出焉。合二脉以用药,而药始当焉。但二脉兼见甚多,不止浮沉迟数涩滑濡也,然苟知兼见之大旨,则以七脉为纲,以余脉为纪,又何病之不可推测哉。

又曰:脉有同中之异,亦有异中之同。同是浮脉,而何以有各脉之异?同是沉脉,而何以有各脉之殊?盖脉无一定之形,必兼两脉而并见也。两脉既然并见,合两脉以治一病,自易见功,然而两脉之现,必察其异同,知其同中之异,竟治其异而不必顾其同;知其异中之同,竟治其同而不必顾其异,从此消息,医道乌得不神哉。

又曰:千态万状者,病也;千变万化者,脉也。鬼真君以三十八字尽脉之理,毋乃太简乎?故又取兼见之脉以示世,似乎克尽其变矣。然而兼见之脉,止取浮沉迟数涩滑濡之七脉,而其余三十一脉不言兼见,或疑其诀之不全,而立法之未善也。不知脉之大纲,止浮沉迟数涩滑之六字耳。举其大纲,而余可类推,又何必琐细之尽告哉。吾意于浮沉迟数涩滑之外,引濡脉之兼见者,亦可无事重宣耳。鬼真君唯恐人之拘执而不通也,故略举一濡脉以训世也。

又曰:兼见之脉,须先看七脉为主。既得七脉,而后辨其兼见之形,则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无难细得也,以七脉为纲,以兼见为纬,实切脉之权舆也。

又曰:切脉实难,而辨其异同不尤难乎,然而无难也。知浮沉迟数涩滑濡之七脉,而其余之三十一脉兼而察之,则病可意会也,况鬼真君又明告乎。细读此诀,而何患脉之难知而病之难识也。

又曰:人疑兼见之脉,不止鬼真君所示,寥寥数语不足以包万病也。殊不知脉诀言愈多而脉愈晦,鬼真君之诀,妙在于少也,以少胜多,非便世人之习诵也,实以其脉诀神奇,足以包举万病耳。

又曰:脉理甚微,须辨其同中之异,异中之同。同中之异者,如寸关尺各现大小虚实之异,而浮脉则同也。上中下各现迟数涩滑之异,而沉脉则同也。知其同中之异,则竟治其异,知其异中之同,则不必治其同,于此消息,何患脉理之不精哉。

--------------------------------------------------------------------------------

第三篇

鬼真君曰:五脏之病,必以寸关尺为凭,七府之症,亦以寸关尺为据,然不分析其精微,又何能尽知其玄妙。试观其寸口也,左寸见浮,风热上越而头痛;右寸见浮,咽喉中燥而鼻塞;左寸见芤,胸难藏血而呕吐;右寸见芤,胃多瘀血而痛疼;左寸见滑,热痰入心而舌强;右寸见滑,热痰入肺而鼻折;左寸见实,火焚心而面赤;右寸见实,火生胃而唾干;左寸见弦,风入体必多头痛;右寸见弦,风入肠定有筋挛;左寸见紧,邪盛而心痛;右寸见紧,气嗽而肺伤;左寸见洪,心胸起热闷之烧;右寸见洪,头脑生炎蒸之楚;左寸见微,心寒而虚弱何辞;右寸见微,气冷而崩陷难免;左寸见沉,心君失相火之助;右寸见沉,肺金招寒气之侵;左寸见涩,心脉火郁而未舒;右寸见涩,肺金金郁而莫达。

左寸见迟,膻中虚乏而难以卫心;右寸见迟,上焦损伤而难以生气;左寸见伏,气匿于胁间;右寸见伏,气积于脘内;左寸见濡,膀胱水畜而不消;右寸见濡,皮毛汗泄而未止;左寸见弱,无血以养心;右寸见弱,乏气以生胃;左寸见大,心经血燥而怔忡;右寸见大,肺经血干而闭结;左寸见小,惊悸时生;右寸见小,怯弱日甚;左寸见虚,心中恍惚;右寸见虚,胃内衰微;左寸见细,运行乏力;右寸见细,言语无神;左寸见微,包络有寒邪之入;右寸见微,胸脘有阴气之招;左寸见急,心疼不免;右寸见急,喉痛安辞;左寸见短,三焦之气怯;右寸见短,再宿之食难消;左寸见代,心痛勿讶;右寸见代,痰塞何妨;左寸见结,邪搏于心包;右寸见结,邪蟠于胃脘;左寸见促,积聚有烦闷之苦;右寸见促,留滞兴痞满之忧;左寸见革,心气散漫而不收;右寸见革,肺气飞跃而不返;左寸见动,欢娱妊子之祥;右寸见动,饮食伤气之兆;左寸见毛,心火动而将刑肺金;右寸见毛,肺火起而将克肝木;左寸见钩,心气安而魂梦适;右寸见钩,肺气肃而膀胱通;左寸见坚,邪犯心而呼号;右寸见坚,邪侵肺而咳嗽;左寸见躁,无血养神;右寸见躁,无精定魄;左寸见搏,火太过而焚心;右寸见搏,火太过而烁肺;左寸见石,阴寒直捣于膻中;右寸见石,冷气逼居于脘内;左寸见散,心有无可奈何之象;右寸见散,肺有但出无入之悲。

试观其关中也,左关见浮肝犯风而眼赤;右关见浮胃入风而渴生;左寸见芤必肝伤而失血;右关见芤必肠毒而便脓;左关见滑,头目肿痛堪嗟;右关见滑,脾胃热焚甚苦;左关见实,痎癖可征;右关见实,心腹多痛;左关见弦,肝旺生风;右关见弦,脾崩不食;左关见紧,筋脉急拘;右关见紧,嘈杂呕吐;左关见洪,眼目生花;右关见洪,心腹结痛;左关见沉,必阴寒之癖积;右关见沉,定冷气之难安;左关见涩,风寒邪闭因气郁有余;右关见涩,饮食伤残实血虚之不足;左关见迟,两胁多寒;右关见迟,中焦微冷;左关见伏,关格收藏;右关见伏,霍乱吐泻;左关见濡,瘅症将成;右关见濡,水臌可畏;左关见弱,筋痿宜防;右关见弱,气短须补;左关见数,肝火盛而目红;右关见数,胃火旺而口渴;左关见大,怒气伤肝;右关见大,狂阳伤胃;左关见小,肝胆气衰;右关见小,脾胃血少;左关见虚,必益其血;右关见虚,须补其津;左关见微,温其下元之惫;右关见微,暖其气海之寒;左关见细,虑脚膝之酸;右关见细,恐肚腹之泻;左关见急,肝痛而不能眠;右关见急,脾伤而自难卧;左关见代,肝绝而痛则无妨;右关见代,肝绝而安则无救;左关见结,胸满而痰结于中;右关见结,脾伤而气滞于下;左关见促,肝无肾水之滋;右关见促,脾无肾火之养;左关见革,气脱于木旺之时;右关见革,气脱于土崩之侯;左关见动,两胁有气痛之愁;右关见动,中焦有火焚之惧;左关见毛,肝木旺而生风;右关见毛,胃土盛而动火;左关见耎,无病之人;右关见耎,加餐之客;左关见钩肝血之足;右关见钩,脾气之安;左关见静,优游享无事之福;右关见静,舒畅享强食之愉;左关见石,筋得寒而拘挛;右关见石,胃因冷而泄泻;左关见坚,邪必留恋于经络;右关见坚,邪必会聚于脏腑;左关见躁,必苦血干而多怒;右关见躁,必苦液涸而善呕;左关见搏,防太盛之中风;右关见搏,虑过旺之狂病;左关见散,筋迟而不能收;右关见散,肢懈而不能举。

试观其尺下也,浮见尺左,水亏而双耳齐聋;浮见尺右,火旺而大肠自秘;芤见尺左,小遗多脓血之灾;芤见尺右,大便下赤红之叹;滑见尺左,水入腰而作楚;滑见尺右,痰流足以成灾;实见尺左,膀胱水闭而不通;实见尺右,尿沥火涩而难出;弦见尺左,腰腹重滞生疼;弦见尺右,肾脏风邪作耗;紧见尺左,耳似蝉鸣;紧见尺右,脐同虫咬;洪见尺左,水熬干而消渴;洪见尺右,火炎上而梦遗;微见尺左,盗汗淋漓;微见尺右,肠鸣泄泻;沉见尺左,精冷如冰;沉见尺右,腰寒若水;涩见尺左,阴寒疝结;涩见尺右,逆冷肠崩;迟见尺左,下焦寒冷;迟见尺右,小腹阴凝;伏见尺左,阳气不升;伏见尺右,阴气更闭;濡见尺左,寒湿侵肾;濡见尺右,冷痿中腰;弱见尺左,双足骨酸;弱见尺右,双腿气乏;大见尺左,肾涸于遗精;大见尺右,命残于作用。

小见尺左,水耗无多;小见尺右,火衰不旺;虚见尺左,心肾不交;虚见尺右,水火皆乏;微见尺左,冷入关元;微见尺右,寒通腹里;细见尺左,髓冷胫枯;细见尺右,命寒精泄;数见尺左,水少而火沸为痰;数见尺右,火炎而水随作喘;急见尺左,痛入阴丸;急见尺右,疼添小腹;短见尺左,自无延龄之福;短见尺右,定含怯战之羞;代见尺左,精败欲绝;代见尺右,火息将亡;结见尺左,邪袭水而不散;结见尺右,邪袭火而不离;促见尺左,髓耗而足不行步;促见尺右,火衰而气不通心;革见尺左,玉关不闭;革见尺右,河车俱焚;动见尺左,定然魂梦多遗;动见尺右,定然阳强不倒;毛见尺左,精耗而龙火将兴;毛见尺右,焰腾而命门自热;耎见尺左,肾弱相宜;耎见尺右,火衰当助;钩见尺左,阴平之士;钩见尺右,守真无疑;石见尺左,精无倾失之慨;石见尺右,阳有退藏之庆;坚见尺左,邪入于骨髓;坚见尺右,邪居于腰膝;躁见尺左,肾难上交于心;躁见尺右,阳且高越于膈;搏见尺左,膀胱有热闭之淋;搏见尺右,咽喉长疮蛾之肿;散见尺左,肾水欲绝于须臾;散见尺右,元阳将逃于顷刻。

陈士铎曰:脉有兼见以观其变,必有独现以显其常,常变之道不可不分观之也。鬼真君先言其变,示变之宜知也,再言其常,示常之宜谙也。知常而后达变,又宁至有治常之失哉。

又曰:脉不分观部位,则病情不可得而知,此寸关尺必须分观其脉也。

又曰:脉有寸关尺无脉,而脉见于列缺之间者。世人以为反关脉也,此乃经脉虚而络脉盛也,经脉虚故不现于寸关尺三部,络脉盛故现于列缺之间。盖直行为经,而旁行为络,列缺正络脉之穴也,在两手交叉食指尽处,两筋骨罅中,属肺经之络,别走阳明之络也。此中原有动脉,宜细动不宜大动,今寸关尺三部无脉,而此处之脉大动,亦现三部之象,是阳胜于阴也,千金翼谓阳脉逆反大于寸口三倍,正言反关脉也。亦当分观其动,以别疾病耳。

又曰:寸关尺分上中下也,心肺居上而以寸观之,象天也;肝脾居中而以关观之,象人也;肾居下而以尺观之,象地也。医道必须统天地人以论医,则医无剩义,脉诀亦必合天地人以示法,则法无遁情。非好作广大之语也,实有不如此则其法不为备耳。

又曰:寸关尺分上中下切之,是矣。然其中有上而兼中者,有中而兼下者,有中而兼上下者,又不可不知之也。如寸脉浮而连于关,关脉数而连于尺,如关脉大而连于寸尺者是也。此又当合寸关尺而同观,又不可专主于寸而不及于关,专主于关而不及于尺,又在临症切脉而变通之也。

又曰:脉宜分观以别虚实,然亦有合寸关尺以分虚实者,大约左之寸关尺齐旺者,乃外感居多,右之寸关尺齐旺者,乃内伤居多,非但左寸旺为外感,右寸旺为内伤也。

又曰:寸关尺分观之后,又宜合观,不分观不知其细,不合观不得其合。故分观之时,当以一指切其脉,合观之时,又当以三指切其脉也。

又曰:看寸关尺三部之脉,当先切关脉,而后看寸脉,而后看尺脉,左右相同。

又曰:今人看脉,男先看左,女先看右,男女之脉何尝有异,正不必如此拘拘也。

又曰:凡人之脉,贵有胃气。胃气者,平气也,毋论寸关尺,下指之时觉有平和之象,即是有胃气也,非独右关平和始有胃气耳。

又曰:脾与胃为表里,胃病则脾必病,脾病则胃亦病,病则安有胃气哉。故脾脉与胃脉同观,所以脾胃之脉皆在右关切之耳。

又曰:胃旺而脉愈微,胃衰而脉愈盛。故右关太旺,反是胃气之虚也。然而右关之旺,又由左关之旺也,左关旺而右关不能衰,此木来克土之象,又不可不知也。

又曰:三部之脉,前人以尺脉为根,似乎切脉重在尺也,不知本实先拔,固然枝叶难荣,然而过于摧残,如狂风大雨拔木折枝,根亦随竭,此脉必统三部而观之也。

又曰:寸关尺各有内外之分,尺外尺里、关外关里、寸外寸里皆从左右以分内外,而非上下以分内外也。余注内经,已详哉言之矣。而鬼真君不言及此者,盖举要以示人耳。

又曰:脉分三部,上寸也,中关也,下尺也。寸之内又分左右左,寸候心而包络膻中统其内,右寸候肺而胸脘咽喉统其内;关之内又分左右,左关候肝而胆胁膈则统其内,右关候脾而胃则统其内;尺之内又分左右,左尺候肾中之水,而小肠膀胱小腹股膝统其内,右尺候肾中之火,而大肠腰胫胻统其内;三焦有上焦中焦下焦之异,上焦属于寸,中焦属于关,下焦属于尺,不可于右肾候之也,命门为十二经之主,不属于右肾而不得不候之于右肾也,部位既明切脉自无疑。

又曰:鬼真君所分部位,一皆准于内经,与王叔和所定大相悬殊,世人见之未有不惊异者也。然而鬼真君正恐人惊异,单言五脏而不言七腑,铎虑部位不明,又将何以诊脉,故于前条细列以问世,第推鬼真君之意,但知五脏之脉,正不必又及七腑之脉也,铎重言之,似乎饶舌矣。

又曰:五脏各有表里,心则与小肠为表里也,肝则与胆为表里也,肺则与大肠为表里也,脾则与胃为表里也,肾则与膀胱为表里也,表病则里病,原相关切,故治里正所以治表也,何必分表是表,而不属之脏,里是里,而不属于腑也。

--------------------------------------------------------------------------------

第四篇

鬼真君曰:诊脉宜分生死,决日当定时辰。伤寒热病,洪大生而沉细死;产后热病,缓滑吉而弦急凶;头痛之疴,生于浮滑而死于短涩;腹胀之症,死于虚小而生于大浮;下痢活于微小,浮洪反有难疗之叹;癫狂全于实大,沉细转兴莫救之忧;消渴数大有生机,虚小愁其阴尽;霍乱浮洪无死法,微迟虑彼阳亡;中风最喜迟浮,急实者何能起死;中恶偏宜紧细,浮大者不易回生;心疼沉细非比浮大之难医,水气大浮不似沉细之莫疗;吐血鼻衄沉弱沉细者生,实大浮大俱为亡兆;中毒肠癖洪大滑大者吉,微细滑细各是危征;喘急宜浮滑,短涩云亡;咳嗽尚浮濡,沉伏决毙;久泻反宜微细,浮洪者多致归阴;新产切忌大弦,缓滑者宁忧辞世;呕吐虚细者吉,实大则艰于奏功;痨瘵浮滑者佳,细数则难以取效;盗汗惟嫌紧数,虚小无愁;失血止虑浮洪,细弱可喜;内实者吉在浮洪,沉细有变迁之祸;内虚者吉在沉细,浮大无存活之祥;痹症尤嫌浮大,细涩长延;厥病更忌紧弦,洪数即解;癥瘕见细微而可喜,弦滑者危;眩冒见浮滑而相宜,沉涩者危;黄疸不宜急数,迟滑易于分消;白淋偏贵濡迟,涩弱艰于止遏;便闭生于细微,洪大有阴尽之伤;发汗生于虚小,弦洪有阳亡之失;腹痛沉伏,多入泉台;胁痛芤大,定趋死路;脱症结代,难留人世;喘症促革,易走冥途;关格涩浮,常登鬼录;痈疽滑大,转庆生缘;结胸现沉紧,半寄于死亡;脏结现浮滑,速痊于淹滞;直中阴经,丧沦代结;忽成热病,全活浮洪;发斑洪大未是死征,噎膈数细实非生气;偏枯之症,弦滑何愁;歪斜之疴,数大可治;噤口之痢,结涩不易疗;中暑之症,沉浮不须惊;循衣摸床,细小尤堪救援;遗尿撒手,促革必至丧捐;筋青囊缩,微短陨没;舌黑发直,数大焦枯;脐突唇裂,结代应殁,口张足肿;短促何延;呃逆不止,短散就木;懊(忄农)无休,微弱加餐;血晕散促,顷刻归阴;肠结搏坚,旦夕歌露。

更有代钩之象,心死可定九日;弹石之状,肾死必绝于七朝;弓弦之张,肝死定亡于十八;釜沸之乱,脾死可绝于四三;浮水之景,肺死应丧于十二也。尚有秘法,可以罄传于万年。如见前形,不必问现于何脏,见虾游而断八日之必死,见雀啄而决七日之必亡,见吹毛而言四日之必危,见夺索而许一日之必逝,见屋漏而定五日之必陨,其余死亡可据推断。

陈士铎曰:死亡之脉不尽于此,然而得此正易决存亡也。

又曰:《素问》、《灵枢》载死亡之脉甚备,二书参观更无差错。

又曰:死亡之脉,全在看脉之有神无神,有神者有胃气也,无神者无胃气也,故有胃气,虽现死脉而可生,无胃气即现生脉而必死,又在临症而消息之也。

又曰:脉现死亡,不可轻断死期,往往有用药得宜,虽不能起死为生,然延留数日亦其常也,诀中篇末有决日之法,愚以为终非定论,但断其必死,而不必先定其日期,当与高明共商之。

又曰:死亡之脉,现之于骤者易救,以脏腑初绝,尚有根可续也,倘时日已久,虽有人参又何以生之于无何有之乡哉,有无可如何者矣。

又曰:脉有细微欲绝者,多是死亡之脉,然脉有伏而不出,似细微欲绝,其实绝而未绝也。一出脉而细微之象如失,此等之脉最难辨别,又当合症而参之,未可全恃夫切脉也。

又曰:脉有生死之各别,如鱼游雀啄之类,弹石解索屋漏水流吹毛之状,自是死脉无疑,见此等之脉即可决其必亡。苟无此等之脉现,似乎不宜遽言其死,不知脉贵有神,倘浮沉迟数之间,涩滑大小之际,初按若有,再按若无,或散或乱或来或去全无神气,虽非旦夕之云亡,必至岁月之难久,何尝非死脉哉。倘代结之脉,按之有神,不过痰涎之壅塞,寒痛之遏抑,暂时之病,未尝非生也,故决人生死,全要看脉之有神无神为贵耳。

--------------------------------------------------------------------------------

第五篇

妇人小儿之脉

鬼真君曰:阴阳原无二道,男女何有殊形,五脏相同,不必两分彼此,三部亦一,宁须各论参差。唯受妊成胎独殊男子,故辨妊论孕更别妇人。尺中脉滑,女经不调且有带淋之病;关中脉涩,天癸已断宁非郁塞之疴;左寸滑而左尺大,怀子之兆;左尺数而左关微,有儿之征;左寸带纵,两男之祥;右寸带纵,两女之喜;左关左尺脉皆大,心脉流利必三男;右关右尺脉皆大,心脉流利必三女;然三部有一部之滞,未宜遽许为胎;各脉无一脉之顺,何敢轻言是孕;子死母存,尺浮而寸沉;母亡而子活,尺涩而寸伏;盖子系于肾,尺浮则子无生气;母系于肺,寸沉则母有生机;子系于尺,尺涩而子之气不散;母系于寸,寸浮而母之根已离;沉细之脉,胎欲离经;浮滑之脉,胞将即产;腹疼腰痛,定然即降;浆来胞破,未可言生;身重体寒,面目又青,脉无可畏;心烦血燥,舌兼黑脉断堪忧;子母难留,唇口沫出;娘儿全活,面鼻颜黄;新产脉缓,自存胃气;新产脉滑,未损脾阴;实大既形,定非佳信;弦急兼现,岂是庥祥;沉小实为顺候,涩促半作逆观;脉微何足害,尚可回阳;脉洪反宜愁,最嫌逆冷;妇人之脉若此,小儿之诊若何?三部不妨俱数,只虑沉迟;六经各喜均长,翻嫌细小;惟弦紧不可骤扬,恐来风邪之祟;更虚濡不宜常见,虞多水气之殃;急脉形于指下,呕吐而腹痛难痊;大脉浮于关前,泻痢而心惊不救;见此已可通彼,知偏何难悟全哉。

陈士铎曰:男女之病,彼此相同,原无反背,故有病而可同断也。唯胎产前后少异男子,故鬼真君又传此篇,而于论孕娠独详也。至于小儿,原不必切脉,以气血未全,各脉不十分准。鬼真君之论小儿,亦约略之辞,然而小儿纯阳,所生之病多是饮食之伤,惊疳吐泻之症。得此数言,以括其全,所谓要言不烦也。

又曰:妇人之脉少异于男子者,左尺多旺耳。男子左尺旺,实非佳兆。女子左尺旺,此阴血有余,转是佳祥,盖易于受胎也。

又曰:妇人之病最难治者,以其性情多郁耳,郁则气血即不流通,经辄闭塞,而左关随现涩脉矣。故看妇人之脉,贵切肝脉,辨其涩与不涩,是第一秘法。虽各经皆有涩脉,而左关不涩是其郁未甚也。

又曰:小儿之脉,弦紧急俱是外邪,除此之外,皆内伤也。治内伤之法,补脾健胃为先,即治外邪,亦当顾正,虽纯脉现弦紧弦急,未可单为祛邪也。

《脉学阐微》

邢锡波

--------------------------------------------------------------------------------

  中医瑰宝苑

  前言

  邢锡波老医师研究祖国医学脉诊历数十年,对于脉学理论曾做过系统、深入的探讨,并在长时间的临床实践中,潜心体会,验证各种脉象与疾病变化的关系,认真探索其中的规律,积累了丰富的诊脉经验。《脉学阐微》一书系邢锡波医师根据中医脉学理论的基本精神,结合自己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在晚年编著的。书中重点阐发了脉诊的作用,正确的诊脉方法,各种脉象变化的临床意义。对二十八部脉的体状、主病、鉴别等都作了系统、清晰的归纳,并有选择地摘引了一些古人对脉诊的论述。不但阐明了脉诊在中医辩证中的重要性,而且对现代医学的某些疾病,在其发生、发展变化中的脉象演变规律,作了明确的阐述,对于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的同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邢锡波医师对于中医诊断学中的“四诊合参”一向身体力行。本书对于各种脉象,从脉位、脉力、脉率、脉形各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并附以图象,详加说明,使读者能清楚地领会各脉的特征。我们在整理过程中,主要从字句、标点、编排等方面作了一些修改,内容稍有补充和调整,如有不妥,望读者批评指正。

河北新医大学

  脉学阐微

  一、脉诊的意义

  祖国医学的脉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很早就发现了“心主脉”这个科学道理,认识到气血旺盛是人体防御疾病和消除疾病的重要条件,任何致病因素侵袭人体,总是损伤气血的功能,促使机体的气血津液发生变化。而脉象是反映气血变化的重要标志,所以脉象的变化,与人体抗病机能的强弱和病势盛衰有着密切关系。病势重则需要的抗病机能强,故现洪大滑数之脉。病在外,则人体气血抗病机能即趋向于外,故现浮脉。病在内,则人体抗病之机能趋向于内,故现沉脉。这种脉象的变化,是随着机体防御机能的改变而出现的。古人在临床上体会到,机体防御疾病机能与气血的循行有密切关系,故利用脉搏的变化以指导诊断。脉搏的浮沉迟数,是机体与疾病矛盾斗争的体现。临床诊察要根据脉象来诊察疾病的性质,部位、与演变,并通过望,闻、问、切全面结合,才能得到疾病的真实情况,作出正确的诊断,制订出符合病情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辨证,虽为四诊合参,而对于分阴阳、定虚实、明部位、订治则,则均需取决于脉象,故脉诊是辨证的依据,立法的准则,是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医辨证,如不精通脉理和疾病脉象的演变规律,就不能精炼地运用辨证技巧,早期测知疾病的演变情况,及时用药控制疾病的发展。通过长期的临床体验,证实任何疾病的转变过程,多先有脉象变化,然后始有症状发生。利用脉象的变化,可早期测知疾病演变,变被动为主动,能攻能防,机动灵活,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学习脉诊,除精通理论外,还要经过长期实地练习,做到既有理论,又有技巧,以熟练的应用于临床辨证。

  二、切脉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选时间:诊脉以平旦为最好,《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早晨机体内外环境均较安静,脉象能如实反映病情,医者可获无内外因素干扰的资料。古人很早就注意到,由于体力活动、精神、饮食之干扰,都能使脉象出现一时性变化,如疾行、剧动后脉弦数有力,愤怒后脉多弦大,饮酒之后洪大弦滑,食后右脉浮滑等。以上所述系诊脉理想时间,但非指其他时间不能诊脉。明?汪机曾说:“若迂有病则随时皆可以诊,不可以‘平旦’为拘也。”

  2.病人的体位:诊脉时,病人最好端坐,将前臂自然向前展平,在腕下放以松软的脉枕或布袋。如不能坐可以仰卧,将手向前伸平,但忌侧卧,因为侧卧下面的臂部受压,或上臂扭转,都可以影响气血流通,可能影响脉搏变化,故古人诊脉强调平臂。《医存》云:“病者侧卧,则在下之臂受压,而脉不能行,若复其手,则腕扭而脉行不利,若低其手,则血下注而脉滞,若举其手,则气上窜而脉驰,若身复则气压而脉困,若身动则气扰而脉忙。’以上种种,皆因血行有碍,影响脉象之正常形象,故病者诊脉宜正坐或正卧,直腕仰掌,乃可诊脉。

  3。布指和单按总按:诊脉下指,首以中指端按掌后高骨内侧(桡骨头定为关部)关部,然后把食指放在中指之前,从关前至鱼际的适中距离的寸脉之上,然后放无名指于中指之后的尺脉部位上。病人臂长者布指略疏,臂短者布指略密,总以适中为度。部位取准后,三指用同样力量,按诊三部脉象,谓之总按,用以探寻寸关尺三部,和左右手脉的全部情况,为浮为沉,寸关尺三部俱沉,抑寸关尺的某一部沉;三部俱浮,抑某一都浮。是尺盛于寸,或寸盛于尺,是左大于右,还是右脉大于左脉,都要通过总按,以比较左右和尺寸各部脉象的变化。疾病影响整个机体时,则六脉发生相应变化,如外邪侵袭体表身发冷热,则六脉皆浮,而右脉浮大或浮滑,必较左脉为甚;如寸大于尺多为阴虚阳亢,高血压病、心脏病多见之。加压时,三指用力要均匀适度,认真探索脉象变化,如脉搏至数的快慢,节律是否正常等。然后再根据某部脉象的反常,采取单按法,即用中指和食指,或中指与无名指在反常脉的部位,反复寻按,认真探索脉象性状。加右关脉独沉,知胃有宿疾;若右关脉沉滑,为食热塞滞;如右关脉现沉弦,为肝气犯胃;若右关脉独沉涩为脾胃虚寒。若右脉偏沉,惟右寸浮大为风热犯肺。若右尺浮滑,为湿热下注,或风火下犯膀肮,可有尿急尿频淋血等症。这些情况,通过单按,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其腹部独特的变化,以作为诊断时的重要根据。

  4.脉象的齐变和独异不同,初诊与久按有别:人体受外邪侵袭,或情欲损伤,影响整体时,则两手之脉均将发生变化。如外感风寒,或温热,则左右脉皆浮紧,或浮大、滑数,其脉皆右脉大于左脉。如急性胃炎,身发冷热,恶呕不思食,是局部病变而影响整体时,其脉象多六脉弦数,或弦滑,右关较甚。急慢性肝炎,脉弦大或弦数,六脉俱弦,以左关为甚。脉象齐变,是六脉都发生变化。独异,是六脉中某一部脉异常,如慢性病未影响整体,常某一脉独异。如慢性胃病,右关脉多沉弦,或沉滑,或沉涩,慢性胃病发作时,未影响到整体者不发热,仅脘胀痛、灼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右关浮大弦滑较甚。如脾虚胃弱,右关细弱,湿热壅滞下焦(泌尿系感染),尺脉多沉滑,或弦数,较寸关部为明显。肺热咳喘,右寸多滑数,或沉滑,均说明脉象与脏腑之关系。

  初按与久按不同,脉有初按大,按久索然,有初按濡软,按久搏指,亦有下指微弦,按久微缓者。张登《诊宗三昧》载有初诊久按不同说谓:“诊客邪暴病,应指浮象可证。若切虚赢久病,当以根气为本,如下指浮大,久按索然者,正气大虚之象。”在初按时,其气血外趋抗病力猛,故脉现浮大,由于正气不足,后继无力,故久按索然,这种脉象,不论新病久病,虽现灼热烦扰,皆正气不足,虚阳外露之象。如初下指脉象濡软,久按搏指,为里病表和之象,是里病初显尚未尽透。如下指微弦,按久缓和,多为久病向愈之象,大抵病人之脉,初下指虽见乏力,或弦细不和,按之十余至,而惭觉雍容和缓,为病势缓解,气血调和之象。如按久微涩,不能应指,或渐觉弦硬者,多为正气虚损太甚,外邪未解之象,预后较差。

  5,诊脉要专念虑、平气息:一呼一吸谓之一息,平息即以正常一呼一吸的时间,数病人脉搏的至数。古人以自己的呼吸测病人脉搏至数,故脉的迟数,均以一息几次计算,现在有秒表,对于诊脉有一定的帮助。为练习诊脉的基本功,仍以争取不用表为宜。平息另一意义具有平调之意。古人谓诊脉应慎容止,专念虑,调鼻息,要达到思想集中,心平气和,全神贯注以诊脉象。

  6.运指应注意举、按、寻:为诊脉时运用指力的轻重和挪移以探索脉象的手法。持脉主要有三:即举、按、寻。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日寻。初持脉时轻手以候之,脉见于皮肤之间者,用以察阳气之盛衰,重手得之脉于肌肉之下曰按,按法用以测阴气之盈虚。不轻不重而取之,其应于血肉之间者曰寻,以候脾胃之强弱。换言之,举是轻轻地按在皮肤之上,按是向下按至筋骨,寻是推寻,是体察脉搏的性状。正常脉象平滑柔软,有弹性而不强硬。设脉象搏动时,有坚硬如铅笔样感觉,或如绳索及蛇行样感觉,则多为动脉硬化象征。体察这种脉象,非用寻法不能发觉。

  持脉时,应注意脉搏的频率与节律。正常人一息四至,即一分钟约60-80次,妇女与儿童较快,身体素弱者亦可稍快。节律,包括脉搏的间隔,脉力的强弱,波幅的高低,一般间隔匀调,脉力一致,波幅上下整齐。青少年与老年人在正常情况下,有时可发生呼吸性不整脉,就是在吸气时较快,呼气时较慢,诊断时一般容易忽略,而用机械描记较易发现。另有挠动脉位置异常者,多在列缺上绕向手背(即反关脉,切之脉浮,无诊断意义)。

  7.候脉必满五十:《灵枢;根结篇》说:“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汉张仲景也十分重视五十动的说法,曾在《伤寒论》序言中批判那些仓卒持脉,随便作出诊断的医生:“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考其意义,一方面用以了解五十动中有无促,结、代脉,并可了解五脏的全部情况;另一方面说明诊脉不能草率从事,必须以辨清脉象为目的(如果第一个五十动仍看不清楚,可延至第二第三个五十动。一般时间,是五到十分钟,必要时可以多一些)。

  8.指法的运用:人之三指参差不齐,持脉时必使指头齐平,节节相对,方可按脉。又三指端之皮肉,食指感觉最灵敏,中指最厚,无名指更厚,故诊脉时必须用指端棱起如线者,名曰指目,以按脉之脊,方能脉象显然。若指甲不加勤剪,指不能直立,以指端厚肉按脉,易生错觉。诊脉以三指平按,或三指垂直下按,均不适当。最好以35度斜按,不但指目感觉较灵敏,也便于推寻。

  三、三部九候的诊法与配合脏腑

  目前,一般临床常用的是独取寸口的诊脉法,寸口脉即桡骨动脉,分为寸、关、尺三个部位,以挠骨小头处为关部,关前为寸,关后为尺,两手寸关尺共六部分管脏腑。每部又有浮,中,沉三候,三部脉共九候,合称三部九候。另有一种三部九候诊法,是一种全身性的诊脉方法,亦称“遍诊法’。在《素问、三部九候论》篇中有详细记载。上部(头部)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以候头角之气。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以候口齿之气。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以候耳目之气。中部(手部)中部天:手太阴(寸口部)以候肺。中部地:手阳明(合谷穴)以候胸中气,中部人:手少阴(神门穴)以候心。下部(足部)下部天:足厥阴(五里或太冲穴)以候肝。下部地:足少阴(太溪穴)以候肾。下部人;足太阴(箕门穴或冲阳穴)以候脾胃。附:寸、关、尺部位图诊脉运指图历代医家关于寸关尺的分配脏腑见解不同,据《素问?脉要精微论》:1.左寸,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右寸,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2.左关,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3.左尺,外以候肾,内以候腹中。右尺,外以候肾,内以候腹中。后世大致以《内经》为根据,略有变更。《难经》以小肠、大肠分别配心,肺。以右肾为命门。《脉经》以三焦配右尺,张景岳则以膀胱大肠配左尺。以三焦、命门、小肠配右尺。《医宗金鉴》则以右寸候胸中、肺,左寸候包络、心;右关候胃、脾,左关候胆、肝;两尺候两肾,左尺配小肠、膀胱,右尺配大肠;又以三部分候三焦。以上仅举有代表性者数种,余从略(表一)。

  学说左寸右寸左关右关左尺右尺

  素问心膻中肺胸中肝膈脾胃肾腹肾腹

  难经心小肠肺大肠肝胆脾胃肾膀胱肾三焦大小肠脉经心小肠肺大肠肝胆脾胃肾膀胱肾三焦

  景岳心心包肺膻中肝胆脾胃肾膀胱大肠肾命门三焦小肠金鉴心膻中肺胸中肝胆脾胃肾膀胱小肠肾大肠以上各家学说,其分配五脏六腑,均以《内经》为根据。其分歧在于大小肠和三焦,三部系寸,关,尺,九候指浮、中、沉,各家意见一致,三部中,每部均有浮、中、沉,故称为九侯。上部(寸部)主胸以上至头部疾病,中部主膈以下至脐部疾病,下部主脐以下至足。临床凡肺热、风火咳嗽、喘促,则右寸弦滑或浮大滑数;肺痈发热时,右脉滑数,右寸尤为突出;阴虚阳亢的高血压头痛,则寸脉盛于尺脉;心肌炎、心瓣膜炎身发冷热时则脉象滑数或弦数,以左脉为甚,迨身热退,脉不滑数,而左寸脉每现沉滑,甚者可见不整脉,均说明寸以候上,左心右肺的明征。脾胃病右关脉即起变化,急性胃炎,则右脉弦数、弦滑,右关为甚,胃痛右关每现弦紧,而慢性胃炎右关多呈沉滑或沉弦数;虚寒痉挛性胃痛,右关多现弦虚。胰腺炎身热腹痛时,脉多弦滑数或弦大而紧,以右脉为甚,脾胃虚弱,腹胀脘满消化不良时,右脉弦细无力,这是右关以候脾胃的明征。膀胱湿热,淋浊便血,尺脉即现沉滑或弦大;下肢肿痛,或关节肿胀、脚气肿疼等症,则尺脉多现沉滑或弦数浮大,说明尺以候下。肝炎初期左关弦大、弦滑、弦数。慢性肝炎患者其脉象多现弦象,弦甚者病重,弦轻者病缓,其病势的发展与缓解,应以弦脉的轻重为判断,总以左关为明显。因此知古人分歧均未出寸以候上,关以候中,尺以候下为原则的内经基本理论范围,所谓膻中、心包、胸中,原已包括于寸脉之中,寸脉滑数弦大,咳嗽喘逆知热邪犯肺。若胸痹满而痛,可考虑胸病。心悸气短,神昏谵妄,即要联系膻中,胸满心悸气短不足以息或有压迫感,脉率不整,多为心病。尺脉弦数或弦滑,而有尿急尿频、尿血、淋痛,知为膀胱,小肠病。若大便燥结,或腹痛便泻,里急后重,便下脓血,知为大肠病。小便赤涩不畅,身现水肿,病在三焦。也说明中医的诊断应脉证合参,绝不可单纯拘泥脉象。知此则古人争执,可以迎刃而解。另有人迎、寸口、跗阳三部脉的诊法。人迎脉即项侧动脉,人迎为针灸穴位名。诊脉时,一般病用寸口以候脏气之盛衰,即可作出诊断。必要时,须人迎、寸口相互参证,如高血压病,则人迎脉常大于寸口脉一倍。病势垂危者,寸口脉已散乱,或微细欲绝,则取跗阳脉较为可靠。跗阳脉即足背动脉。诊脉时有的要三部互参,综合分析,方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表二)

  寸关尺

  左心(心包)肝(胆)肾(膀胱小肠)

  右肺(胸中)脾(胃)肾(命门大肠)

  四、正常脉象

  诊脉首先要识别正常脉象,然后才能辨别异常脉象。脉是整个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机体对气候的影响,情绪的冲动,虽非患病,也可使脉象发生一时性变化,这种脉象的变化,不能称之为病脉。正常人脉象,不浮不沉,不急不徐,一呼一吸四至(64-80/分)从容和缓,节律一致,谓之“有胃气”。凡病脉不论浮沉迟数,但有雍容和缓之气,便是“有胃气”,乃机体阴阳基本平衡的表现,故持脉时应经常注意胃气。不论任何脉象都不能太过,如过浮、过沉、过数、过迟而无雍容和缓之意,即为无胃气。过浮为外邪过猛,抗病力过激,致正气受损较重,无力维持其自身阴阳的最低平衡,故病情较重。过数为热邪太盛、阴气损伤、潜敛之力不能制约其数,皆由阳亢极而阴不能维系之重症。古人谓有胃气则安,无胃气则危。无胃气的脉亦称之为真脏脉,因其坚硬而失柔和,皆由阴阳偏盛,将形成离决之势,故病属难治。因此医生切脉,注意有无胃气,是诊脉断病的关键。诊脉除注意胃气之外、还应注意有根有神。脉有神,(即脉的浮沉迟数,滑涩大小之脉,按之指下有条有理,秩然不乱,雍容和缓。倘按之散乱,或有或无,或来有力而去无力者,或轻取有,而重按绝无,或时而续、时而断者,或欲续而不能,或欲接而不得,或沉细之中倏现依稀之状,或洪大之内忽有飘渺之形,皆为无神,皆由正气衰败不支,即邪正斗争正气受损,不能维持机体正常生理状态所致。有根即人体正气有根基,古人认为人身十二经,全靠肾间动气以为生养,肾气之生存犹如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根本不坏,尚有生机。肾气未绝,则脉必有根,沉以候肾,如脉沉取应指和缓有力,谓之有根,尺脉应指雍容有力,亦为有根。

  五、脉与内外因素的关系

  人生长于自然界,四时气候变化,人体必然也有相应的变化。正常人的四时平脉有所不同,春三月六脉俱弦,夏三月六脉俱洪,秋脉微浮,冬脉俱沉。妇女脉常较男人濡弱。少壮脉多实大,老年脉多虚弱,婴儿脉急数,五、六岁儿童脉,常一息六至,身高体大者脉显现的部位较长,矮小者部位较短,瘦弱者脉常微浮,胖盛者脉象多沉。凡常见六脉沉细而身无他病者,谓六阴脉。六脉常见洪大而身无他病,谓之六阳脉。脉不见于寸口,而见于大指腕侧部者,谓反关脉,脉从尺部斜向虎口腕侧者,谓斜飞脉,均属桡动脉畸形。剧烈劳动后脉多洪数,远行后脉多急疾。脑力劳动者脉多弱于体力劳动者。酒后脉多数急,饭后脉多洪滑有力,久饥脉多虚弱。精神冲动脉亦变化,但非病脉,精神恢复平静,脉象即可复正常。《脉经》中:“人病恐怖,其脉何类?师曰:‘脉形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人愧者其脉何等类?’师曰,‘其脉自浮而弱,面形乍白乍赤’。”恐惧、兴奋,忧虑、急躁诸情绪变化时,脉象也会发生变化。

  六、脉象分类和辨脉纲领

  脉诊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历代医家分类方法不一,常使人无法适从。清张石顽对脉象分类最多最细,共分32脉;李濒湖分为27脉;陈修园分为28脉;现一般仍沿用28脉。据临床体会,脉象分类不宜过多,以免彼此易于混淆。根据临床需要,对一般常用的28脉,如能鉴别清楚,精心体会,使用熟练,对于指导临床辨证,运用八纲八法诊断疾病,立法用药,即能得心应手。由于脉象繁多,不易掌握,前人便考虑执简驭繁的办法。汉张仲景把脉象分为阴阳两大类,以大、浮,数、动、滑为阳脉,沉、涩、弱、弦、微为阴脉。元滑伯仁主张,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统辖各脉,以浮沉候部位,以迟数候至数,以滑涩候形状。陈修园则主张以浮、沉、迟、数、虚、实、大、缓八脉统各脉。芤浮脉包括芤脉、革脉、散脉。沉脉包括牢脉、伏脉。迟脉包括结、代。数脉包括促、紧、动。虚脉包括弱、濡、细、微、短、涩。实脉包括滑、长、洪、弦。大脉包括缓脉。以上28脉,可通过脉位、脉率、脉力、脉形来辨认。例如浮沉,是脉位的不同;迟数是脉率的不同;大小微细,是脉形的不同;虚实芤弱,是脉力的不同。这些脉象均是在病邪与正气斗争过程中形成的。病有表里寒热虚实,体有盛衰强弱,脉象就有浮沉迟数大细长短的不同,故取八脉,作为28脉的纲领,是初学诊脉的一种执简驭繁的方法。先掌握这八种脉象,再进一步详细体认28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脉学不难体会,今根据前人的分类方法,加以具体化,以浮沉迟数长短细大为纲,而以兼见之脉附于其中。为使易于分析记忆,编成脉象八纲四言体状歌,附录于后,为初学入门之用:

  浮脉主表属腑属阳轻手一按形象彰彰

  浮而有力洪脉火炀浮而无力虚脉阴伤

  浮而虚甚散脉靡常浮如葱管芤脉血殃

  浮如按鼓革脉外强浮而柔细濡脉湿伤

  浮兼六脉疑似当详沉脉主里属脏属阴

  重手寻按始了于心沉而着骨伏脉邪深

  沉而底硬牢脉寒淫沉而细软弱脉虚寻

  沉兼三脉须守规箴迟脉主寒脏病亦是

  二至三至数目可揣迟而不衍缓脉病解

  迟不流利濇脉血痞迟而时止结脉郁实

  迟止定期代脉多死数脉主热腑病亦同

  五至以上七八病凶数而流利滑脉痰涌

  数而牵转紧脉寒攻数而时止促脉热烘

  数见于关动脉崩中数见四脉休得朦胧

  长主素强得之最罕上鱼入尺迢迢不短

  长而端直弦脉属肝指下迢迢气郁多见

  短脉素弱不由病伤上下相准缩而不长

  多因禀虚瘦枯其相诸脉见此宜补阴阳

  细主诸虚蛛丝其象脉道属阴病情可想

  细不明显微脉气殃细而小沉弱脉失养

  细有三脉辨须明详大主诸实形阔易知

  阳脉为病邪实可思大而涌沸洪脉热司

  大而坚硬实脉邪肆大兼二脉病盛邪炽

  七、诊脉要分阴阳、达机理、明偏胜、知平衡、晓转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濇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因为人体健康时应保持整体的阴阳平衡,主要是气血和动静的平衡,不论是由于内因或外因,使机体的阴阳失去平衡,势必导致疾病。祖国医学对于任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为诊察机体的阴阳偏胜,调剂阴阳平衡。所以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外界有害因素作用的反应,内因使五脏损伤,不能调剂自身阴阳平衡,致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受到限制,因而发生种种病证。如愤怒太甚肝气横逆,气机滞塞抑郁不舒,则肝阴受损,肝阳偏盛,不论肝阴损伤或肝阳偏盛,都能造成肝脏自身阴阳的不平衡,而致疾病。机体为了自卫,每使气血为抗病的工具,气血旺盛是人体防御疾病和消除疾病的主要机能。任何疾病的侵袭,或外界异物的损伤,人体总是通过气血功能,促使机体的气血津液发生变化,以抗御候病,保持人体健康。故病在表则抗病之机能即趋于表,而脉浮,病势重,则所需要抗病力强,故现洪大滑数之脉,病在内,则人体抗病之机能亦趋向于里,而现沉脉,病在上,则寸大于尺,病在下,则尺大于寸,正气虚,则脉现微细,邪气盛,则脉必洪大;邪在气分,则右脉大于左脉,邪入营分,则左脉偏盛。所以脉象变化是随机体防御性反射作用产生的。用持脉探测阴阳偏盛,作为调剂人体阴阳平衡的主要依据。所以在持脉时,应先分清其为阴脉阳脉表证里证,虚证实证,实证多为外邪之侵袭,虚证皆由正气不足。何为阳脉,如浮大滑数实之类,何谓阴脉,如沉细濇迟微之类。经过精心调治,脉象可随时演变,如浮大之阳脉,多有发热恶寒,心烦热之阳证。由于发热伤津烁液,饮食不思,营养障碍。如因循失治,或治疗欠当,则浮大滑数之阳脉,亦可转变为沉细虚弱之阴脉。体虚气弱者每现沉细虚弱之阴脉,治疗后,气充体健,脉象亦由细弱之阴脉转变为浮滑之阳脉。此即阴阳转化的道理。医者的扶偏救弊,应在阳证热证脉浮大有力,发热不退耗津灼液时,迅予退热排邪,祛病扶正。若脉浮大无力,是热邪过盛,阴津损伤,应速益阴以维阳,祛邪以扶正,都要根据脉象的演变,确定治疗之法则。脉由沉变浮,或由浮转沉,由无力变有力,或由有力转无力,系属病机由里出表,由表内陷,由正气不足而转变为气血渐复之象。医者应据脉象变化推测病机转变,予以扶正祛邪,或先祛邪而后扶正,或扶正中兼寓祛邪。扶正中是育阴还是扶阳,或阴阳俱补,按脉据证,妥善处理,务使立法用药,完全与病情相适应,阴阳相互维系互相制约的理论,对脉象的演变和病机的观察,病情转化、治则的拟订关系密切,阴阳代表机体各脏腑各组织之间、功能和器质之间矛盾着的各个方面。人体的上下内外平衡,各脏腑功能与器质的协调,都是阴阳双方相互依存和相互矛盾的结果。治疗的目的在于调剂机体上下、内外、浮沉、缓急诸方面的阴阳平衡、阳主升散,浮越,躁急。阴主潜敛、蛰藏、柔缓。机体在正常情况下,阳气升散之性,得阴气的潜敛以济之,则升散不致太过,而升降平衡,散敛适中,故能保持正常生理。如阳偏盛则升散太过,而潜敛不及,致阴阳乖和,现头眩心烦脉浮大之证候。脉象的浮大,多由于外邪侵袭,机体为抗御外邪,驱使气血抵御外邪,故脉现浮大,为气血充盛之征,然必有力。若大而无力,为阴虚不能维阳,阳气上泛的虚象。所谓有力,是脉力超过正常。一般正常人脉力假设为五个脉力单位,若脉力在5个脉力单位或6-7单位,都称有力。如在5单位以下,甚至为2-3单位,都称无力。总之差距愈大,阴虚愈甚。若浮取力较弱,重按全无,则为散脉。如浮取脉力超过正常,而重按仅一脉力单位左右,则为革脉。这些脉象都可通过浮沉脉力对比确定。这种脉象调整,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浮取有力应抑阳养阴,即削弱阳邪的偏盛,增强阴气潜敛,使之取得暂时的阴阳平衡,即强者抑之,虚者扶之之义。如阴寒偏盛,脉多沉缓或沉细,为升浮之力不足。而潜敛偏胜,阴盛则阳衰,甚则脉现沉迟、沉微,如阴寒暴侵则脉多沉紧。其证候常见脘满腹胀,大便溏泄,四肢厥冷之阴寒症。治宜扶阳温中散寒,新病宜温中散寒为主,久病应扶阳益气,俟沉脉转浮,迟脉转缓即为阳复阴化之佳象。总之阳偏盛,则现浮大滑数之阳脉,阴过强则现沉细濇迟之阴脉,如阴阳平衡,则脉浮沉适中,大小合度,为正常脉。以阳性升浮而阴性潜敛,阳气之升浮,得阴气之潜敛以维系之,方能浮沉适中。阴虚者,当阴气渐复则脉象即由浮而转沉,如因失眠、过劳、烦恼损伤阴气,则脉即由沉而转浮。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贫血严重时脉虚数而浮,迨用育阴潜镇,健脾养血之剂,血象渐复,而脉象日趋沉敛,数象渐缓。在阴血渐复、脉象沉静之际,精神清爽,身觉有力,而心悸气短亦不明显。如脉象突然浮越,略有数意,是阴气损伤,不能维持阴阳平衡,应防止近期将有发热出血证候。同时也证实浮与升,沉与降的紧密联系。浮与升即脉浮,机体功能趋向于上与表,沉为人体功能趋向于下于里。如发汗药,为使气血趋表以抗病,同时血压上升,头眩面赤,是表与上的关系。用泄药,为使机能趋向于里于下。外邪未解,而用下药过早,每致外邪内陷,诱发结胸痞症,及邪热内陷之坏病,数脉虽为阳热之体现,如温热症在气分,脉洪大是温热炽盛抗病力强的表现。初期脉多不数,如温热凶猛,或阴气灼伤,则脉滑数,数是阳的特性。迟缓是阴的良能,阳的数急得阴的迟缓维系,脉象方能不急不徐,雍容和缓。当热邪外袭,抗病力猛增,阳气亢盛之际如阴气尚能维持平衡,则脉洪大浮滑而不数或略数,及阴液耗伤,则脉现数,毒热壅盛时,或阴气耗伤,则脉象变数,阴气损伤愈重,数象愈甚。关于阴阳互相维系、相互制约和脉象演变之原理,如不洞悉胸中,对于临床观察病人,不能早期探测疾病的变化,很难作到尽快地阻止疾病的发展。故阴阳互相维系的理论,是脉象演变的规律,探测病机的转化和揆度机体阴阳胜负的主要方法。

  八、辨证应以脉证为依据,常见疾病要掌握脉象的演变规律疾病的发生,多由于外邪侵袭,正气之虚损。而抗病机能衰弱,更是致病的主要因素。正如《内经》中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旦病成,机体由于病理的反应,产生种种不适症候和脉象的变化,临床即据以“辨证”,分析疾病的性质、部位和虚实情况。医者临床辨证,主要依据病人脉证、体质情况,病程长短、病势的强弱进行全面分析,以达到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中医辨证以八纲为辨证纲领,外感病多从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入手,内伤病则求之于脏腑辨证。由于外邪侵入的原因、性质、部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证候和脉象。病邪侵入某经,即呈现出某经之证候,也正由于出现某经之证候,可测知病邪侵入某经。或病邪侵入某脏某腑,即可表现某脏某腑的证候。如邪陷于肝,则有右胁胀痛,脘满心烦喜怒,现弦大之脉证。侵及心可能出现心悸气短胸闷,脉结代不整之脉证。犯脾则有消化不良、腹胀脘闷、食少纳呆,脉弦虚或沉滑之脉症。六经辨证也以脉证为基础,如发热恶寒、头痛项强、为太阳病,其脉必浮。如脉不浮而反沉,虽现发热恶寒之太阳表证,因其脉沉,而称为少阴病。所以六经辨证并非单纯在证候上的分析,更主要的是在脉象上的识别。只有四诊综合运用,脉证兼顾,才能全面了解病情,正确拟订治疗方案。以头晕为例:头晕的原因很多,肝阳上亢,虚阳上泛,痰火上涌,血虚气陷皆可致头晕。如不根据脉象和头眩情况,作深入细致的鉴别,辨证必成空谈。并发症在辨证上,也有一定作用,如认真诊清脉象,即如深夜燃犀,则病情即无所遁其形矣。如头晕脉浮弦伴寒热往来,为少阳病头晕;脉浮,身热恶寒为太阳头晕;如脉左关弦大、弦数,为肝热上冲之头晕;右关弦滑上午较重,多为痰火头晕;脉象细数或虚数伴失眠多梦,健忘神疲,多属阴虚火泛;脉象沉细,心悸气短、脘满身倦、消化不良、舌淡便溏,每见于血虚气陷之头晕。又如临床常见之咳嗽,表面看来有咳嗽、气短、有痰,可以止嗽化痰法治其标,但不能彻底治愈。只有针对病因、症状,标本兼治,效果才能理想。咳嗽常见的有风寒咳嗽,同时伴发热恶寒,头疼肢痛,鼻塞流涕,痰稀白,脉浮或浮紧,治宜疏风寒化痰止嗽法。风热咳嗽,咳不爽痰黄稠咽痛,脉浮数,宜疏风清热化痰止嗽法。伤暑咳嗽,头眩心烦,恶风身痛,脉濡数,宜清解暑热化痰止嗽法。燥热咳嗽,干咳无痰、或痰粘不易咳出,鼻咽干燥,脉细数或虚数,宜清肺润燥止嗽。热毒陷肺之咳嗽,身壮热恶寒或寒战,咳痰带血呈铁锈色,脉洪大滑数舌红,治宜清热解毒化痰止嗽。湿痰咳嗽,痰多稀白,脘闷便溏,脉弦细或虚弱,宜健脾化湿止嗽化痰。肝气犯肺咳嗽,胸满胁痛,食少脘闷,脉弦数或弦滑,治宜平肝宣肺清热止嗽。虚痨咳嗽,咳嗽潮热,盗汗痰中带血,脉细数或虚数,宜养阴抗痨清热化痰止嗽。故辨证时应认清六经之脉证及在某一疾病过程中,何者为主证,何者为兼证,何者为主脉,何者为兼脉,何者为变脉,临床应在复杂脉证中,认清病在何经,是并病,还是合病,治疗方有把握。如右胁胀痛,身倦脘满心烦喜怒,左脉弦大有力,知为肝中郁热,宜用疏肝清热宣郁法。如胃脘胀满腹痛,消化迟钝,脉沉细,为脾阳不振,气滞不宣,宜健脾和胃导滞。如脉不沉细而现弦滑,为食热壅滞、胃失和降,宜清化食热和胃导滞。若腹胀脘满,身热疼痛较剧,脉象滑数,为湿热壅滞,气郁酿毒,治宜清热解毒,理气化瘀。由此说明脉诊在辨证中占有重要地位。现代医学临床常见各种疾病,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其发生发展和转化,亦与脉象的演变有密切的联系,而且有规律可循,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对防治疾病及预测转归,也有一定作用。仅就管见所及,简述如下:

  1.急慢性肝炎脉象演变规律:肝炎初期,多左关弦大、弦滑、弦数、舌质红而苔黄腻,如伴冷烧时,左脉多弦滑而浮,左部大于右部。迨服清肝解毒疏肝化郁药后,症状减退,食欲好转,身觉有力时,则脉象大脉渐小,弦象渐柔,脉不滑数,而浮象逐渐沉敛,为病情好转稳定的阶段。如感冒发热,或忿怒伤肝,劳累过度,则左脉突变弦大而浮,知为肝病复发之脉。肝炎凡左脉弦大弦滑、弦数之脉,其转氨酶多高,凡脉弦细多为慢性肝炎,每多见于“麝浊”偏高患者。急性期,或因劳累、感冒、忿怒、脉再现弦大、弦滑、弦数,皆左脉大于右脉。肝炎慢性稳定期,脉弦细,弦虚、弦细数,多左脉小于右脉。盖初期或再发热毒壅盛,右脉不受影响,大为邪盛,故左脉大于右脉。慢性肝炎,脾胃恢复正常,而肝脉因损伤而气弱,故右大于左。凡阴虚型之肝炎,脉皆弦虚,或弦虚数,弦细数,其舌偏红或舌尖红,必失眠多梦或头眩腰酸遗精等证。脾虚型脉多弦细无力,舌淡边缘有齿痕,脘满腹胀食少纳呆,便溏等,如能掌握其脉象演变规律,常可掌握防治疾病的主动权。

  2.再生障碍性贫血脉象演变规律:初期右手脉象多现浮大弦滑,常发热恶寒,或高热头眩鼻衄、齿龈出血。脉浮大滑数,右脉大于左脉,为热毒外袭,宜清热解毒,宣表凉血,以退热止血。迨热退身凉血止,脉现虚数,而贫血现象较前明显,宜育阴养血解毒清热滋补血液,防止发热。本病初期,多因反复发热,出血,促使病情发展,迨脉象沉敛不数,重按较有力时,可减清热解毒加健脾和胃之剂以增进饮食,育阴养血,在脉沉静虚软阶段为阴复血长之候,如脉象渐浮数,以阴伤阳泛为发热出血之先兆,宜养阴清热凉血。益阴以维阳,清热以退烧,如服养阴清热药过久,脉象沉细,病情稳定,而食少便溏,脘满舌淡,血象不增,是阴复阳微之象,宜健脾气,扶肾阳。治疗过程中应随时细心体察脉象变化,认清阴阳胜负,妥善调剂阴阳平衡。脉象由阴虚到阴阳平衡,阴虚脉初期为虚大,即浮取为4-5个脉力单位而重按1-2单位,为阴气虚损,不能维系阳气,故脉象偏浮而重按无力,如阴虚较重则脉现虚数,如阴虚甚而阳亦伤,则脉多现细数,及阴气渐复则数象渐减,即由每分钟100而95、90、85至,浮象亦见沉敛,沉取逐渐有力,迨浮沉适中,脉象缓和,重按有力,为阴阳暂时平衡。如再用养阴,则阴偏盛,脉现弦细无力,或沉细而微,宜扶阳益气。此即阴阳胜复脉象演变的规律,明乎此,可以补偏救弊,掌握防治主动权。

  3.卫气营血脉象演变规律:卫气营血辨证是中医治疗各种传染病,和烧伤病人发热的主要辨证方法。病邪侵袭到卫气营血,虽各有其本经见证,而脉象变化每见于证候出现之前,掌握其演变规律,防治可以主动。一般外感热性病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必然引起机体卫气营血变化,从而发生各部分的复杂证候。机体和这些证候的内部联系和规律性,都能从脉象上体现出来,细心体察,可早期作好防御措施。

  根据临床体验,一般外感热性病和各种急性传染病,初起多现卫分症状。迨热邪内犯,病势加重,则由卫分转入气分。邪在卫分,则发热恶寒,脉浮大或浮数,舌质偏红,苔微黄。及深入气分,则身发壮热,而不恶寒,脉象洪大滑数,脉力较强,沉取每在5个脉力单位左右,浮取多在6-7个脉力单位,脉力愈大表示毒热愈猛,应放胆大剂用清热解毒药物,以防止病邪内陷。如邪在气分身热不退、心烦不宁、脉象转沉,是病邪由气分犯营的先兆,应予清解毒热宣邪外出,分化其内攻之势。如神识模糊、嗜睡、心烦不安、左脉数急、舌质红绛,是已入营,应以清解毒热,清营宣透为主,辅以醒神熄风。由营分再深陷血分,则脉多沉数虚数,弦细数之脉。其它各种疾病的脉,于其发生发展和转化亦均有其规律,应细心体察。

  4.从伤寒的临床观察,研究探讨卫气营血和脉、舌的演变规律: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最显著的病理改变,是肠道内淋巴组织增生和坏死。临床特点有持续性体温升高,相对缓脉,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本病不同于祖国医学《伤寒论》中的伤寒,可包括于祖国医学温病范畴。今据几年来临床治疗31例伤寒的资料,研究伤寒等急性传染病在卫气营血和脉、舌变化规律,供临床讨论。

  31例(伤寒杆菌培养阳性者23例,培养阴性者8例。伤寒血清凝集试验:21例中有27例“O”及“H”抗原的凝集效价在1:160以上,仅4例为1:80,此4例伤寒杆菌培养均阳性)初起均有恶寒体痛发热、头痛、目眩、心烦,不思食、脉现浮濡、浮大、浮数,以邪在卫分故舌多淡,如内有郁热,舌质亦能淡红或红。迨邪入气分,则发壮热不恶寒,心烦口渴引饮。邪入气分之里者,主要症状为身热不退或潮热、腹满痛、大便燥结、神昏谵语、舌质红、苔黄燥、或黄褐而燥,甚或舌起芒刺,系因热邪伤津,郁浊不降所致,脉沉实、或沉弦有力。邪深陷营,则身热心烦、神识不清,抽搐、或发斑,昼轻夜重,或大便下血、舌质红绛少津,或红绛光亮、无苔或黄燥、脉弦数有力、或弦细数、沉弦数。入血分,则身热不退、烦躁不宁、神昏谵妄、或便血发斑、舌红绛光滑、无苔,或黄糙、灰糙、脉虚数、细数,为阴津枯竭、热邪未解所致。

  舌质舌苔和脉象的演变规律,对临床辨证很重要。张石顽说:“凡舌苔白滑,为邪在表,苔现白腻,为湿邪郁滞,舌苔渐黄,为热邪渐盛,黄而滑为热尚未盛,黄而干燥为热盛入府,苔现黄腻为湿热壅滞。”若邪热不解、损伤津液,则逐渐出现黄燥、黄褐、灰黑裂纹、芒刺等变化。一般邪在卫则苔白,邪入里则苔黄,津伤则燥,津存则滑,湿盛则腻。迨至邪深入营,或舌苔剥脱或黄褐灰黑之苔尚有残留,而舌质由淡而红而绛。邪在卫则淡,入气则红,深陷营血,则现红绛。从实践中体会到,掌握舌质舌苔的演变规律,对辨证立法颇有帮助,如再结合脉象将更准确。其脉象的演变,邪在卫则脉浮,挟热则浮数、浮大;挟寒则浮紧;挟湿则浮濡。迨邪入气分,脉多浮大滑数。温热病脉象的特点为病在卫分、气分,右手之脉多大于左手,或右脉较左脉有力。病深陷营血,则右脉较沉,而左脉偏盛,或现细数、沉弦数等。如气分之邪未罢而又犯及营分,则脉左右双盛。

  病在气分之所以脉多洪大滑数,右脉多大于左脉者,以右脉主气分,邪在气分故右脉偏盛,气分之邪偏重于表,其脉多兼浮,如浮象骤见沉敛,而热势不衰反增烦躁,是病邪由表转里,有内陷趋势,热邪内犯往往诱起烦躁谵语昏迷。肠出血多发生于热邪深陷血分,或气血两燔之际。出血前脉多数疾,出血后顿现无力;如出血过多,亦可出现微细欲绝,或浮大而芤之脉。临床体会,凡热入血分,而身热不退脉数疾时,除用凉血解毒退热之剂外,应随时注意防止出血,庶可减少或阻止出血的发生。

  疾病的恢复和发展,脉象之变化常出现于症状之前,这种变化可能代表恶化,亦可能代表好转。在脉象表现恶化,而症状尚未转变时,掌握病机,及时用药,可以阻止疾病转变和发展,临诊时应随时细心注视脉象变化,掌握转变规律,早期诊断,有效的治疗。九、诊脉应注意脉证之顺逆,必要时可舍脉从证或舍证从脉脉象和证候,是病邪侵袭机体之反应,有某种证候,即应当现某种脉象,脉证一致称之为顺,脉证相反,称之为逆。如伤寒初起发热恶寒,头项强痛,其脉应浮紧,设脉反沉,是病邪深陷,正不胜邪,故称逆证。又如热毒犯肺,发热恶寒,咳嗽胸满,咯血如铁锈色,喘促气短,脉应洪大滑数为顺;如高热不退,饮食不振,心烦不宁,神识昏惑,脉变沉微、细数,是热毒郁闭正气衰竭之坏病,亦称为逆证。如心气衰微之虚证,心悸气短,面色苍白,食少身倦,肢冷自汗,脉象或沉细,或弦细,或弦细数,为脉证一致;如忽身热心烦,面赤,虚汗淋漓,脉现浮大有力,重按全无,是脉证不符,为逆证。简言之,脉证相应为顺,相反为逆。如病属阳证,脉应洪数滑实,是谓脉证相符,为顺。若脉反见沉细微弱,是脉证相反,为逆。张景岳说:“凡内出不足之证,忌见阳脉,如浮、洪、紧、数之类是世。外入有余之病,忌见阴脉,如沉、细、微、弱之类是也。如此之脉最不易治。”以气血虚损,正气不足,脉必细弱,而反见浮、洪、数、紧,即为逆象。浮为阴气不敛,虚阳外越,洪为阴竭格阳,数为阴不制阳,总由阴气衰竭,不能维持自身最低之阴阳平衡,而现离决之危象。

  凡暴病脉浮、洪、数、实为顺,久病脉微、缓、虚、弱为顺,新病而见沉、微、细、弱,久病而见浮、洪、数、实,皆为逆,脉证贵乎相合,设如证有余,而脉不足,或脉有余,而证不足,轻者必病势延绵,重者每致不救。

  论舍脉从症,或舍证从脉:人体正常时,不论内伤外感,破坏了机体阴阳平衡,发生疾病。病人每发现种种不适证候和不正常脉象,这种证候和脉象,在一般情况下是多相适应的。但在各别情况下,如身体素弱,再受病邪,致机体功能受损,不能正常反应病理变化,而使脉证不能相应。如阴证见阳脉,虚证见实脉,临床见此情况,必须运用四诊综合分析,弄清其真实情况,方能立法用药。如病人身发潮热,大便燥结,腹胀脘满,不思饮食,舌红苔黄垢,脉沉迟,此系阳明燥结,虽现沉迟之阴脉,应舍脉从证,而以承气汤下之。如患者发热恶寒,身疼痛,脉沉细,虽有太阳病之表证,不能发汗宣表,而应以扶阳温透,宜舍证从脉。还有一些复杂的脉证,如不细心体察,综合辨证,往往为假象所迷惑,以致贻误病情。何梦瑶说:“凡脉证不相合必有一真一假,须细辨之,如外虽烦热,而脉见微弱者必虚火也,腹虽胀满而脉见微弱者必胃虚也。虚火虚胀岂堪攻乎?此宜从脉之真虚,不从证之假剧也。其有本无烦热而脉见洪数者,非火邪也;本无胀滞而脉见弦强者,非内实也,无热无胀其堪泻乎?此宜从证之真虚不从脉之假居也。”“如寒邪内伤,或食停气滞,而心腹急痛,以致脉道沉伏或促或结,此以邪闭经络而然,既有痛胀等实证可据,则脉之虚乃假虚,当从证不从脉。又若伤寒四肢厥逆寒战,而脉见数滑,此由内热格阴。何以知之?以病由传经渐致,并非直中阴经,从无热证转寒之理,既有数滑之脉可据,则外症之虚为假虚,亦从脉不从证也。”舍脉从证,与舍证从脉,是临床辨证中重要之一环,须四诊合参,全面分析,方能取舍切当得到疾病的真相。

  十、二十八脉的示意图、脉象、示意图解、主病脉象由脉位、脉力、脉率、脉形等的混合演变构成28脉。脉象示意图即以图象表达脉象的位置、力量、形状和频率等。以便初学脉学者易于识别掌握。脉象示意图,将正常人的脉搏力量假设作6个脉力单位,在示意图上以五个黑格表示浮、中、沉,每部脉象分别用三图表示之。代表诊脉时浮中沉三候。正常人脉的宽度,假设作两个单位计算,在示意图中于脉搏升波的基底部用两个黑格表示,如脉细则填画一个或一个半横格,大脉、洪脉较正常为宽则填画两个半或三个格,以示比正常脉象宽的倍数。正常脉的波峰,假设为7个波,为正常人脉搏跳动的次数。

  1.浮脉

  (一)脉象:轻按即得,浮泛于皮肤之表。举之则泛泛流利,按之则稍减而不空。(二)浮脉体状诗: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三)图解:以浮取上边之黑线为皮层,其波峰透出黑线,表示脉搏浮泛于皮肤之上,其脉力浮取脉力较猛,正常脉力一般为五个脉力单位,在最上大黑线中为五个小黑格。浮脉的脉力,浮取超过正常,故浮取黑线中为6格;中取较弱,故在中取部位为5格;重取有的为4个脉力单位,在沉取部位画4格。脉形一般不宽,故在起波基底横线上,绘两个格。说明浮脉脉力,浮取较猛,中取稍软,而重取显弱。而浮脉在持脉时毫不加压,即明显的泛泛于皮肤之上。若轻按不显,中取方见,重取明显,即非浮脉。(四)主病:浮脉主表,为六淫之邪侵入肌表,当外邪侵袭肌表,人体之气血为捍卫机体,而趋向于表,故脉应之而浮。浮脉虽属外邪袭表之征,但有虚实之分,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不论表实表虚,只要脉现浮象,必有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之表证。表实者可发汗以宣邪,麻黄汤主之。表虚者,可解肌散风,桂枝汤主之。如脉浮兼迟,为胸阳不足,风寒外袭,宜温散寒邪,宜麻黄附子细辛汤。如浮而兼濡,多为伤暑。浮而兼数,多为风热。久病见浮,为阴气过伤,无以维阳,致虚阳上泛,而脉现浮象。另有久病体虚,脉多沉细,如突变浮脉,多因正气虚损,外邪内犯所致,故久病见浮,病多反复。(五)浮脉主病诗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亦流通。(六)浮脉辨证分析表浮脉主表(1)外邪侵袭一实证①浮而有力——表实②浮而无力——表虚③浮而兼迟——表寒④浮而兼洪——表热⑤浮而兼缓——中风风湿⑥浮而兼濡——伤暑⑦浮而兼实——阳胜⑧浮而兼滑——风痰(2)里证内伤--虚证①浮而兼散——极虚②浮而兼细——气虚③浮而兼涩——血虚2.洪脉

  图2.洪脉示意图(一)脉象:洪脉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如洪水之洪,大而且数,上涌有力。(二)洪脉体状诗脉来洪盛去还衰,满指滔滔应夏时,若在春秋冬月分,升阳散火莫狐疑。(三)图解:洪脉浮取脉力超过正常,常见之浮脉,浮取脉力一般多在5个脉力单位,而洪脉多在6—7个脉力单位,而脉形宽阔,正常脉宽度,以升波基底部表示为2格,洪脉为3格,表示洪脉宽度超过正常1/3以上。其脉力突出在浮取力猛,中取和沉取一般皆在5个脉力单位,而浮取脉力较猛,有时患者浮取可至6—7脉力单位,形成上泛有力,波涛汹涌之势,即形态较正常为宽,上泛较正常有力,至数亦较正常为快。(四)主病:病现洪脉,多为热邪炽盛,深入阳明之候,其脉多右大于左。证状多为身发高热,汗出而不恶寒,心烦口渴,舌质红绛,而苔黄燥。在热性病,洪脉多现于右关,当脉洪大,身热不退,宜重用清热解毒之剂,以白虎汤清解气分之热毒。临床凡各种急性传染病,在热深陷气分时,右关脉多见洪大滑数,高热持续不退,此时应放胆重用清热解毒,生石膏有时用1—2两或3—4两,务使洪脉脉力减至5个脉力单位。脉形渐细,而数象渐减,身热下降为度,须使热毒由气分透卫外达,防其深陷营分,缠绵不愈。总之药量大小,须视脉象变化,而斟酌增减。洪脉象征毒热炽盛,机体为抗御大敌,而气血涌腾,以抗御之。由其脉象洪大,知其毒热炽盛。若病后久虚,或虚劳失血,而现此脉,为阳盛阴竭之凶象。由于邪盛正虚,机体的阴阳不能维持平衡,而现阴阳行将离决之象。另有洪脉浮取虽猛,而脉力仍在5单位之间,而中取重按,则较正常脉力为弱,脉形略宽,亦形成上涌之势,但身不大热,心不烦,多为阴虚火盛,而非阳明经实热。可以脉浮取脉力未超过正常,中取重取均较正常为弱以资鉴别。(五)洪脉主病诗脉洪阳盛血应虚,相火炎炎热病居;胀满胃翻须早治,阴虚泄痢可踌躇。寸洪心火上焦炎,肺脉洪时金不堪;肝火胃虚关内察,肾虚阴火尺中看.(六)洪脉辨证分析表洪脉为热邪燔灼(1)洪而有力——实热(2)洪而无力——虚热(3)洪而兼浮——表热(4)洪而兼沉——里热(5)洪而虚软——热盛阴虚3.虚脉

  (一)脉象:虚大而软,按之不足.凡脉重按无力为虚。寻按脉浮中沉力量的对比,如重按之力弱于浮取或中取即谓之无力。(二)虚脉体状诗举之迟大按之松,脉状无涯类谷空,莫把芤虚为一例,芤来浮大似慈葱。(三)示意图解:虚脉宽度和正常相同,而脉力浮取略弱,一般在4—5个脉力单位,中按脉力弱于浮取,重按更弱,一般多在2—3个脉力单位,差距愈大,则阴虚愈甚。如浮取为5个脉力单位,中取4个脉力单位,重取为2个脉力单位则阴虚较轻。若浮取4个脉力单位,中取2个脉力单位,重取1个脉力单位则阴虚为重。本图浮取脉力为3个脉力单位,中取重取皆为1个脉力单位,表明阴虚为重。(四)主病:虚脉为正气之虚,临床常见的虚脉,有阴虚阳虚两种,诊脉时须审清。阴虚之脉,虚大中空重按无力;阳虚之脉,细弱无力,多表现为浮取无力,脉象偏沉;阴虚无力皆为沉取无力,脉象偏浮。《脉经》云:“浮以候阳,沉以侯阴”。治疗时应根据阴阳之偏胜,制订益阴补阳的法则,决不可反其道而行,以免出现不良反应,这是辨证治疗的关键,应格外注意。辨证的方法,浮而无力为气虚,沉而无力为血虚,数而无力为阴虚(数而无力,临床称为虚数脉),迟而无力为阳虚。阳虚之脉,舌质多淡,便溏肢冷;阴虚之脉,舌质偏红,阴虚的伴有阴虚之证,而阳虚的亦具有阳虚之证,二者综合辨证,方能得其真象。

  通过临床的体验,凡气血虚弱的,其脉必虚,如虚而浮细,每为卫气之虚,必有恶风自汗,心悸气短等证,虚而细数,为肾阴不足,必有心烦失眠,腰酸痛等证。(五)虚脉主病诗:脉虚身热为伤暑,自汗怔忡惊悸多,发热阴虚须早治,养营益气莫蹉跎,血不荣心寸口虚,关中腹胀食难舒;骨蒸痿痹伤精血,却在神门两部居。(六)虚脉辨证分析表虚脉多见于气血虚弱(1)虚而兼浮——表虚自汗(2)虚而兼沉——里虚多泄(3)虚而兼迟——多为虚寒(4)虚而兼数——阴虚劳热(5)虚而兼大——阴虚不敛虚而兼细——气弱血虚(7)虚而兼涩——心血之虚虚而兼小——脾阳不振4.散脉(一)脉象;散脉浮大而散,举之散漫,按之全无,形如羹上肥,即浮取散漫无纪,中取重取皆无,这就是说浮取散漫节律不齐,而中取重取,则脉象渺然无踪。(二)散脉体状诗散似杨花散漫飞,去来无定至难齐,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仔细医。(三)示意图解:散脉浮取脉力很弱,多在3个脉力单位或更少,而脉搏节律不整,时有间歇,中取重取脉搏渺无踪迹,仅浮取,脉浮泛无力,而脉律不齐,形如汤中上浮之油,泛泛于表面之上,而中按重取,则指下感空空无物。(四)主病:散脉多见于心肾阴虚,不能维阳,形成阴阳离决之候,为一种病势危笃不易治疗之险证,在心脏病垂危时往往见之。(五)散脉主病诗左寸怔忡右寸汗,溢饮左关应软散,右关软散跗肿,散居两尺魂应断。

  5.芤脉图5芤脉示意图(一)脉象:指下浮大无力为芤,凡脉浮取有力,而中取重按皆无力为芤。(二)芤脉体状诗芤形浮大软如葱,边实须知内已空;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侵阴络下流红。(三)示意图解:芤脉浮取脉力正常,一般为5个脉力单位,中取脉力则显著减弱,临床常见者多在1—2脉力单位。重按较好,每在2—3单位,以中取脉力最弱,为与虚脉不同之点。虚脉浮取有力,而中按重按皆无力,芤脉浮取有力,中取重按虽皆无力,而中按无力更为突出。(四)主病:芤脉多为失血亡阴,阴气损伤,阳气浮散之象,如因突然失血过多,为阴气损伤,阳气偏胜,阴虚则无以维阳,致阳现浮散之象。凡失血过多,及产后多见此脉。如小量出血或慢性出血,临床一时见不到芤脉,若时间较长,虽小量出血亦往往呈现芤脉。宜养阴止血,补血法治之。芤脉除失血伤阴外,在热性病,灼津铄液,热邪不解,临床亦可见到芤脉。(五)芤脉主病诗寸芤失血在于胸,关里逢芤肠胃痈,尺部见之多下血,赤淋红痢漏崩中。(六)芤脉辨证分析表芤脉(1)芤而寸盛:多为吐衄上焦的出血。(2)芤而尺盛:常见漏崩尿血便血等证。(3)芤而上泛有力:多属热邪内犯。(4)芤而虚数:阴血两虚。

  6.革脉(一)脉象:革脉之形状,内空虚而外绷急。凡脉浮取坚硬搏指,重按豁然而空的即谓革脉。(二)革脉体状诗革大弦急,浮取即得;按之中空,浑如鼓革。(三)示意图解:革脉浮取脉力超过正常,多在6—7个脉力单位,而坚硬搏指,无缓和柔软之象。中取重按脉力细弱,每在1—2脉力单位,是阴气大伤,无以维阳,形成孤阳外越,即将离决之象。(四)主病:革脉出现,在男子为失精亡血,妇人为半产漏下。按革脉自古即有两种不同的见解,一谓病见革脉,为危证死证;一谓革脉为阴气虚竭。这两种说法,从表面看,似有矛盾,其实是革脉在轻重程度上的不同。如革脉浮取虽坚硬搏指,而定息寻按,尚较和缓,为阴气骤伤,无以维阳,致孤阳外越坚硬搏指,毫无雍容和缓之意,久按较缓是一时性的孤阳外越,如及时以育阴扶正,养阴以维阳,尚能挽救。总之革脉的出现,不外两种情况;一为外邪袭表,病势较重,机体为捍卫外邪,竭尽全力,促使气血趋表以抗病,故脉现坚硬绷急,一为阴气虚竭,无以敛阳,孤阳外越。二者均属危候。

  (五)革脉主病诗

  革主表寒,亦属中虚。左寸之革,心血虚痛;右寸之革,金衰气壅。左关迂之,疝瘕为祟;右关迂之,土虚为疼。

  左尺诊革,精空可必,右尺诊革,殒命为忧。妇女得之,半产漏下。

  7.滑脉(一)脉象;滑脉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即指下感到流利如珠。(二)滑脉体状诗滑脉如珠替替然,往来流利却还前,莫将滑数为同类,数脉惟看至数间。(三)示意图解:滑脉浮取有力,根据病情而略有不同,体健热盛者,脉力可在5—6脉力单位,中取重取,大致相同,指下有圆滑流利之感,热轻体弱者,一般在4—5脉力单位。脉的宽度一般和正常接近,或有时宽些。(四)主病:滑脉为气实血壅之候,为痰热上逆,或食积、呕吐、满闷。脉象滑大,滑数,为内热,上为心肺头目咽喉之热,下为小肠膀胱之热,总视滑脉表现之部位而定。如妇人脉滑数,而经断者,为有孕。若平人脉滑而和缓,为荣卫充实,健康之象。若滑大滑数,则为热邪内犯。凡发热由外邪诱发者,其右脉多现滑数。而各种传染病,当热毒在气分时,则右脉多现洪大滑数。

  (五)滑脉主病诗

  滑脉为阳元气衰,痰生百病食生灾;

  上为吐逆下蓄血,女脉调时定有胎。

  寸滑膈痰生呕吐,吞酸舌强或咳嗽;

  当关宿食肝脾热,渴痢颓淋看尺部。

  (六)滑脉辨证分析表

  (1)病脉

  ①滑而兼浮——风痰

  ②滑而兼沉—一食满

  ③滑而兼数——风火痰热、热毒壅盛

  ④滑而兼实——积滞

  (2)平脉

  ①滑而和缓——健康之象

  ②滑而经断——妇女受孕之征